所在位置 > 資訊中心
來源: 發布時間:2021-12-17 8:59:22
啟動服務快進鍵 打好親情就業牌
促進江城城鄉勞動者高質量就業在路上
——吉林市2017年以來就業工作回眸
就業是民生改善的溫度計、經濟發展的晴雨表、社會穩定的壓艙石。2017年以來,吉林市就業局在市委、市政府和人社局黨組的領導下,在上級業務部門的悉心指導下,以凝心聚力的心勁,腳踏實地的干勁、勇往直前的沖勁、久久為功的韌勁,創新思維,打出系列組合拳,實現了常規工作有推進、重點工作有亮點、難點工作有突破、創新工作有特色,保持了全市就業形勢的基本穩定。2017年以來,全市城鎮新增就業33.72萬人,保持在合理區間;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穩步發展,保持在每年60萬人規模;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實現了穩中有降。
回首過去的五年,當一組組鏡頭去拾起塵封記憶的碎片,映射出就業工作的點點滴滴,我們所擁有的不僅僅是回憶,更多的是對未來創新實踐的多彩設計。
鏡頭一(2017年):互聯網+引領公共就業服務走向新時代
永吉縣雙河鎮葦子溝村的張玉雪看到隔壁的嫂子出去打工后家里的日子越過越好,也想出去干點啥。在屯子里的超市購物時她看到在一個信息板上貼滿了“二維碼”,超市老板告訴她,用手機掃一下就能找工作。這可是個新鮮事,她拿起手機掃了幾個,正好鎮里有個超市要招服務員,離家也就10多里地,她通過手機上顯示的聯系電話與對方聯系,找到了這份工作,1800元一個月雖然不多,但孩子的花銷是足夠了,工作照顧家兩不誤。
吉林市就業局根據越來越多的人在電腦和手機上獲取信息這一新特點,綜合利用大數據和云技術,創新互聯網+公共就業服務載體,建設一網(吉林市公共就業服務網)、二端(自助服務終端,信息發布終端)、三平臺(吉林市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吉林市公共就業信息平臺,吉林市創業就業服務云平臺)、四系統(失業人員電子檔案管理系統,技能培訓管理系統,公益崗位出勤監管系統,遠程面試互動系統),掃一掃“碼”上找工作、聊一聊就業去遠方、看一看家中學本領、點一點業務全辦完己成為公共就業服務的主流,“口袋”里的人力資源市場、“指尖”上的公共就業服務已走進駐吉各企事業單位和吉林地區城鄉尋常百姓家,以此引領和推進公共就業服務走向新時代。2017年上線至今,網站注冊企業3722戶,注冊個人29588人,公眾微信平臺關注用戶13.7萬人,訪問量4000萬人次,網站點擊率達209萬人次,每年組織網絡招聘會和直播帶崗活動400余場次。人社部、中國就業培訓指導中心和省人大等多部門在對吉林市人力資源市場的視察中,均給予了充分肯定,吉林市的公共就業信息化工作被評為全國地方創新事件。
鏡頭二(2018年):勞務品牌輸出打造轉移就業亮麗名片
從來沒有想到過一個月能掙這么多錢,原來一年到頭種地家里只能維持溫飽,在這干幾年以后就可以回家享福了, 經開區九站的鄭秋蘭在上海租住房中接受采訪時,一手拿著1.1萬元的月工資單一面和記者交流,我們可以感覺到在這個樸實農村婦女的腦海中憧憬的是對未來美好的希冀。
加強勞務品牌建設、實現有組織輸出是吉林市就業局城鄉勞動力轉移就業的重點內容,對促進失業人員和農村富余勞動力實現更高質量就業,就業增收具有重要的意義。2018年以來,吉林市就業局組織1000余名護工搶抓上海開展長護險試點,養老保險員出現巨大用工缺口的有利契機,登上南下的列車,到上海這個大都市開展了尋夢之旅,她們的月工資達到了8000至1.2萬元,打造了一個響當當的全省知名勞務品牌——吉林護工師?!笆觏频Z磨一劍、六千月嫂走四方”是吉林市就業局給舒蘭含蕾家政服務職業培訓學校2018年建校十周年的寄語,到目前為止,含蕾家政學校培訓和輸出的江城月嫂己達到萬人之眾,江城月嫂勞務品牌享譽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在走出去的同時,吉林市就業局還在本地化上做文章,2021年以吉林市為試點培育的“吉林大米農技工”和“長白山菌類園藝工”被人社部命名為全國優秀勞務品牌,10月14日在長春舉辦的第三屆全國創業就業服務展示交流會勞務品牌展區展示。四年來,吉林市就業局創建35個勞務品牌,涵蓋種養殖業、家庭服務業、加工制造業、零售業等10余個行業,品牌有組織輸出就業4.4萬余人。
鏡頭三(2019)年:讓更多的農民工等人員實現由打工者向創業者的華麗轉身
2019年,舒蘭市90后返鄉創業大學生蔡雪參加了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征求意見座談會。向李克強總理和其他國家領導人介紹自己大學畢業返鄉創業的經歷和體會,并就完善鄉村振興人才激勵機制提建議。她只是吉林市返鄉創業大軍中的一員,到目前為止,吉林市就業局引導和支持15614名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入鄉創業,吸納和帶動就業5.6萬余人。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己成為吸納就業的主陣地、改善民生的源動力和促進縣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啟動創業引擎、疊加創業政策、創新創業載體、搭建創業平臺、強化創業服務、營造創業氛圍是吉林市抓農民工返鄉創業的36字工作法。吉林市以創業優惠政策給創業者以真金白銀的支持;以形式多樣的創業培訓提升創業者創業能力;以建設51個省市縣三級返鄉創業基地為創業者搭建創業平臺;以組建返鄉創業青年聯盟實現政府、部門和社會團體的優勢互補;以組建百人創業專家團隊,推廣可復制創業項目為創業者提供全方位服務;以舉辦創業大賽和創業成果展為創業典型搭建展示風采的舞臺。目前,百姓創家業、返鄉創事業、能人創企業、小企創大業在廣袤的江城大地蔚然成風。吉林市在全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推進大會上做經驗介紹,工作做法在全省推廣,舒蘭市被國家發改委、人社部等十部委確定為全國百個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試點縣之一。
鏡頭四(2020年):百姓民生無小事,就業援助讓就業困難人員樂業安康
在吉林市經開區化纖社區,34名殘疾人和大齡婦女有的在縫紉機前加工床單,有的在插花,雖然她們十分忙碌,但我們可以看到她們的臉上綻放的是幸福的笑容。付秀榮是她們中的一員,肢體重度殘疾,年齡偏大一直讓她就業無門,只靠吃低保生活,社區的愛心手工插花項目讓她在心中燃起了對未來美好的希冀,在這里插花不限時間、計件工資可以讓她每個月增加800元的收入,我相信我的日子會越過越好。這是吉林就業服務局建立就業援助車間,援助就業困難人員就業的一個縮影,社區小車間搭建了就業大舞臺。
聚焦就業困難人員重點群體,實施有效地就業援助是吉林市公共就業服務的重中之重。吉林市就業局創新1238就業援助工作法,既:建立一個中心(就業援助指揮中心);建立兩個制度(就業困難人員“一對一”援助制度和基層平臺就業創業量化考核制度);建立三個隊伍(社區建立就業援助協理員隊伍,街道就業平臺建立就業援助員隊伍,區級就業部門建立援助督辦員隊伍);采取了解援助對象基本情況、分析就業困難原因、確定就業援助方式、制定就業援助方案、簽署就業援助協議、實施就業援助幫扶、援助后跟蹤回訪、援助資料歸檔8步工作法,開展牽手助行一幫一就業幫扶行動,五年來,援助就業困難人員就業4.25萬人,讓他們從此樂業安康。在吉林市召開的全國推進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交流會上,吉林市就業局針對重點群體就業幫扶做典型發言,2020年在人社部舉辦的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業務競賽全國賽上,吉林市的優秀就業援助案例榮獲二等獎。
鏡頭五(2021年):致富牛創貸,讓農民創業“牛勁”十足
我家里有6畝旱田、2畝水田,孩子在鎮里上學,我們兩口子雖然日復一日辛勤勞作,但是收入有限,去掉每年的花銷所剩無幾,看到鄰近村里的鄉親這幾年通過養牛蓋起了新房,我心里急啊,我也想養牛,但是啟動資金從何而來?正在我為這事發愁的時候,村里的勞動保障協理員來到家中,問我有沒有養殖肉牛的想法、現在有什么困難,這真是及時雨啊。蛟河市民主村一社的村民田秀英說。
吉林市就業局服務全市肉牛產業發展,在組織各級就業服務平臺工作人員對農民養殖業從業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的基礎上,總結蛟河市試點經驗,在全市推出 “致富牛創貸”專項貸款項目。給予肉牛養殖戶單戶不超過4萬元,使用周期為3年,累計不超過3次的創業擔保貸款支持。多措并舉,調動農戶通過養殖肉牛致富奔小康積極性,激發農戶投身肉牛產業發展的熱情。到目前為止,為5956個農戶發放致富牛專項貸款2.38億元,讓農戶通過養殖肉?!芭F饋怼?,有力的促進了鄉村振興、產業振興。全省創業擔保貸款現場會在吉林召開,蛟河和樺甸兩市分別介紹了推進致富牛創貸工作的經驗,為全省推進以創業貸款支持肉牛產業發展起到了先行先試的作用。
抓好政務信息宣傳,唱響就業好聲音是吉林市就業局五年來一直抓的常態工作,2017年以來,吉林市就業局在新華社官網、《中國就業》雜志、《中國勞動保障報》《吉林日報》等國家和省主流媒體刊發了38篇就業工作的先進做法,刊發數量位居全省人社系統政務宣傳之首。并相繼被人社部和省人社廳命名為全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2017-2019年度優質服務窗口和2018-2019年度全省人社網絡宣傳矩陣工作先進單位。
就業服務沒有休止符,只有快進鍵。在今后乃至今后一段時期,吉林市就業局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關于就業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貫徹落實李克強在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繼續強化就業優先發展戰略、聚力增效工作要求,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和吉林省促進就業十四五規劃。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理念,將我為群眾辦實事貫穿就業工作始終。以“想就業找人社”為核心,以全面實施就業創業服務創新提升工程為重點,以深入推進全國基層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為抓手,以在全省就業目標考評爭先進位為目標,用更加飽滿的工作熱情、更加創新務實的工作舉措,強政策、拓渠道、重幫扶、優服務,向中共吉林市委十四屆黨代會,向江城勞動者交上一份滿意的就業成績單。